魏利全荣获拾遗传承“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

魏利全荣获拾遗传承“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

近期,魏利全荣获拾遗传承“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多年来在舞龙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所做贡献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传统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有力见证。魏利全用满腔热忱与不懈努力,让古老的舞龙艺术在当代舞台上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魏利全于1974年6月出生,自幼便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每逢节庆时节,精彩的舞龙表演总能吸引他的目光。那一条条色彩斑斓的“巨龙”在舞者的操控下,时而腾跃翻滚,时而盘旋游走,仿佛拥有了生命一般,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那时的他或许未曾想到,多年后自己会与舞龙结下不解之缘,成为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者与发扬者。

2018年,对于魏利全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他怀着对舞龙艺术的敬畏与向往,正式拜师东高各庄舞龙老会的王连生。王连生是当地颇有名望的舞龙艺人,一生致力于舞龙技艺的传承,手中的龙具仿佛有了灵性,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技艺。拜师仪式上,魏利全恭敬地向师傅行拜师礼,眼神中满是坚定与执着。王连生看着眼前这位充满热情的弟子,语重心长地说:“舞龙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你要好好学,把这份文化瑰宝传下去。”

从此,魏利全踏上了艰辛而充实的舞龙学习之路。他深知,要掌握这门技艺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刺骨寒冬,他都坚持每天练习。清晨,当人们还在熟睡时,他已经来到训练场,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基本的步伐、手势和身形。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他从未有过丝毫懈怠。王连生师傅也倾囊相授,从龙具的制作、舞龙的阵法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魏利全。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魏利全的舞龙技艺日渐精湛,对舞龙文化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18年,在掌握了一定的舞龙技艺后,魏利全萌生了组织成立舞龙队的想法。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舞龙文化,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然而,组建舞龙队并非一帆风顺。起初,很多人对舞龙了解甚少,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魏利全并没有气馁,他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人,渐渐地,一些对舞龙感兴趣的人加入了进来。

在传承传统舞龙技艺的同时,魏利全并没有墨守成规。他深知,传统文化要想在新时代得到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他开始思考如何将传统舞龙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让舞龙表演更加精彩动人。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他大胆地对传统龙舞进行了改良,将飘带龙、鱼竿龙、空竹龙等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

随着舞龙队的表演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获得了参加各种文艺汇演的机会。其中,天坛和大兴文艺汇演给魏利全和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够在天坛进行表演,对于舞龙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演出当天,天坛内人头攒动,来自各地的游客都聚集在这里,期待着精彩的表演。当魏利全和队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手持精心制作的龙具登场时,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随着音乐的响起,巨龙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队员们的操控下,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而下,动作流畅自然,气势磅礴。表演结束后,观众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大兴文艺汇演的规模也十分盛大,吸引了众多文艺团体和观众的参与。在这次汇演中,魏利全的舞龙队再次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魅力。

魏利全获此殊荣,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整个舞龙队的激励。在未来的道路上,魏利全和他的舞龙队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会带着这份对舞龙文化的热爱和执着,不断前行,让龙舞的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永远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